东方财富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

“财商面面观,成长步步高”走进梅州市东山学校附属小学

  货币知识是经济生活的基石,了解货币的演变历程,能帮助小学生打开历史与社会发展的新视野,为学习财商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此,2025年1月2日,在东方财富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联合梅州市东山学校附属小学开展的特色财商教育系列课程中,东方财富证券梅州营业部讲师为该校201班49名小朋友带来“金钱小知识,财富大学问”的货币主题财商课。

 

  课程伊始,讲师以 “人民币的故事” 为开篇,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货币的演变历程。从物物交换的不便,如 “难换到自己想要的”“不公平”“东西容易坏”“携带不方便” 等问题,到生活必需品作为交换媒介的过渡,再到贝壳、珠子等早期货币形态的出现,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历史的变迁。金属货币的 “价值稳定、耐用” 但 “制作成本高、重且易被盗抢”,纸币的 “轻便易携带、制作成本低” 却 “易损坏、易造假”,以及数字货币的 “便捷安全、无假币风险” 等特点,在讲师生动的讲解下,变得清晰易懂。同学们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理解,课堂气氛热烈。

 

  在介绍人民币时,讲师详细讲解了其货币单位 “元、角、分” 的换算关系,展示了现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并提及我国发行过的最大面值五万元和最小面值一分钱的人民币,引发了同学们的阵阵惊叹。接着,讲师深入揭秘人民币的制作过程,从棉纤维或亚麻纤维原材料准备,到印钞厂严格安检、水印添加、精密胶印、凹印、裁切、印码、检封等工序,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对人民币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随后的 “货币的旅行” 环节,讲师通过一个 100 元纸币在银行、早餐摊、菜市场、文具店、房东、加油站、学校、书店、餐厅等地流转的生动故事,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到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讲师适时提问:“钱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些人是否都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如果中间某个人停下来,对后面的人有影响吗?” 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在思维的碰撞中深化了对货币流通的认识。

 

  互动问答环节更是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面对 “原始的物物交换存在什么问题?”“金属货币有什么不好的吗?”“我国发行过的人民币中面值最大的是多少元?”“现在我们使用的人民币是第几套?”“制作人民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等问题,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抢答,答对的同学获得了精美的奖品,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此次财商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金融知识,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财商的种子。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积极的互动问答,激发了同学们对经济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培养他们的理财观念和经济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东方财富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将持续推进财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工作,着力提升青少年财商素养,引导孩子们建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财富观和价值观。